〔自由時報記者范正祥、徐義平/台北報導〕強烈西南氣流在全台帶來豪雨,並於多處造成嚴重災情。內政部長李鴻源昨晚回應記者詢問時強調,「宏觀防災視野,確保國土安全」觀念非常重要!
李鴻源昨天上午應邀出席政大商學院舉辦的「我國整合性天災風險管理政策研討會」感嘆表示,台灣的民主氛圍讓政府無法好好做事,常會花一堆錢在短程工程上,但根本問題是國土規劃太差。
李鴻源舉例,光是大台北地區就塞進八百萬人,對於土地系統家具、資源利用都是沉重的負擔。他以「直覺」計算,大台北頂多只能住五百萬人,因為大台北只有石門和翡翠兩座水庫,且淡水河的洪水流量比黃河還大,要把八百萬人「塞」在這裡,要工程師保證不淹水是不可能的。
李鴻源指出,內政部目前積極做的兩件事情,分別是國土規劃法修正和行政區劃法修正網頁設計。台灣北中南東,每塊土地的承載力,台北能住多少人?他指示內政部營建署在一年內計算國土承載力。一旦計算出來,多出來的人口,政府應該鼓勵外移,但政府要讓人民有外移意願陽明山有線電視,要思考一些利基作法。李鴻源強調,「超載」的定義不只人口,還包括產業、生態和碳足跡,四個要一起談。
營建署長葉世文指出,目前正努力調查大台北的承載力,最快七月底才能完成。
李鴻源在研討會也提及,內政部去年開始著手防災地圖,將地質、地震、土石流及高危險的都顯示在圖上。已經完成七千八百三十五幅,部分公告在內政部網站。防災地圖這次發揮救災功效,高危險的部落徹底撤離,偏遠山區村落的村里長都知道如何防災,若缺少防災地圖,恐怕造成更多傷亡。他會後受訪認為,「這次防災有八、九成都在控制之內」。
李鴻源會後指出,「宏觀防災視野,確保國土安全」具體作法包括:配合水利主管機關治水計畫等,研擬土地使用計畫、土地使用管制及開發方式,若有跨縣市總合治水需求,也得研訂流域、嚴重地層下陷地區等功能性特定區域計畫;將災害潛勢資料與現有「國土資訊系統資料倉儲及網路服務平台」圖資進行整合套疊,並建立「全國災害潛勢地區分佈地圖」網頁設計。
文章來源: 自由時報高雄監視器安裝
- Jun 30 Sat 2012 05:21
李鴻源談防災 一年內算出國土承載力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